栏目
 
 
  首页 >>特色馆藏 >>生态文明  

美 丽 中 国


“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马鞍山市生态文化建设思考

    生态文化建设作为衡量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指标,是“五位一体”建设的主要内涵。世界各国以及中国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后普遍都在思考,如何让本国人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的问题,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有益尝试。马鞍山市作为安徽省乃至长三角的重要地域城市,伴随合县并区工作的完成,有着突出的地理优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正在向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正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对建设“美好马鞍山”具有重大意义。
    1“美好马鞍山”概念的提出
    我国古往今来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一直充满浪漫情怀,提出“天人合一”以及和谐的理念。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人与社会需要和谐共处。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社会对环境治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做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等分别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基于此,“美丽中国”概念破茧而出。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一直在为江淮大地面貌的改变做出各种努力。在制定2012-2020年生态建设规划中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和谐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美好安徽建设,以增强生态竞争力为核心,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把其上升到与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相并列的高度。
    马鞍山市从2004年开始连续进行生态建设规划,并于2014年12月召开了《2014-2020年马鞍山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论证会,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了安徽省生态建设规划的有关要求,体现了工业城市生态建设的特色和内涵,“以增强生态竞争力为核心,以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为主线”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分“三步走”,计划到2016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创建省级生态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和力争全市生态竞争力综合指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此次规划的提出,对继承“美丽中国”和“美好安徽”战略理念和建设“美好马鞍山”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马鞍山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东南岸、安徽省东部。现辖3县(和县、含山县和当涂县)3区(雨山、花山和博望),总面积4 049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城市化率达61%。马鞍山城市生态环境优美,形成了“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独特城市风光,有“钢城”“诗城”等美誉。历史名人古迹旅游资源丰富。其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马鞍山市建市伊始就定位为工业化城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事业取得瞩目成就,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0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2万元,均稳居安徽省内城市榜首。2014年,马鞍山在面临各种压力的情况下,经过各方巨大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 300多亿元,名列全省前列。马鞍山市作为“钢城”,工业小城市,一直聚焦工业发展传统,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力争深化服务企业,加快调整工业项目建设,取得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但是,遇到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马鞍山市作为工业城市,发展中的环境欠账不少,加快转型发展迫在眉睫,生态文明建设遇到诸多挑战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有的产业政策距离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很远。主导产业如钢铁、汽车、化工、冶金、建筑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目前还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
    其次,生态环境法治化程度比较低。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马鞍山工业发展瓶颈明显暴露出来,表现为市场后劲不足,发展乏力,主要是以利用消耗资源、能源和污染密集产业及产品,资源环境压力和治理难度大大增加。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虽然相对完善,但可持续发展理念尚未形成,生态保护立法更多体现是应急立法和滞后管理。
    再次,领导干部考核制度侧重于经济发展方面,轻社会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成了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使GDP增长率成为衡量地方发展与干部政绩考核的唯一指标,这也是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这种扭曲现象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最后,公众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较弱。表现为公众总体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还比较低、法制观念较淡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生之后的被动参与、各级政府和普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方式匮乏,社会缺少对公众参与的激励性规定等。
    3马鞍山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
    马鞍山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以“美丽中国”的战略思维为指南,通过包括生态精神、生态物质和生态制度等在内的生态文化建设,在思想上先人一步,坚持“五位一体”理念,谋划好“美好马鞍山”建设,提升发展层次,加快发展步伐,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化建设从人类发展规律来看,最终是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共建人类与其它物种和平共处美好世界。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肯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因此,生态建设的首要前提就是利用科学的生态理念,逐渐引导转变公众的价值取向、生活内容和消费行为,同时逐步影响和指导政府管理行为和企业决策行为。
    目前,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马鞍山市面临危机,按照生态立市规划建设,但要使生态建设理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还任重道远。要按照科学发展理念,始终围绕提升生态力、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提高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水平,普遍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为此,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引领和推动。要以人为本,造益于人民,管理好绿色生态开放式格局。二要加强教育和普及公众和社会生态科学观。特别要加强对各级干部、企业经营者生态文化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将生态要求融入政府管理文化、企业文化和市民文化之中,使生态保护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行为和个人行动的自觉行为,从软件和硬件条件着手, 做好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三要加大生态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继续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市范围持续开展全面、深入、系统地传播生态文化。
    物质文化是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其主要体现在生态经济产业化和生态资源产业化。首先,经济生态化是弘扬生态文化效果体现最明显。在经济发展各个环节,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带动提升生态生产力,是今后马鞍山弘扬生态物质文化的主要切入点。
    其次,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生态资源产业化。马鞍山市生态资源非常丰富,采石矶、陋室、霸王祠、太白墓、朱然墓、褒禅山等具有历史典故的古迹,以及竹海、古树、清泉、钟鼓等以“四绝”著称的濮塘,新近发现的濮塘怪坡更为罕见,现被列为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小九华”、濮塘烈士陵园、香泉、含山老鹅等均为老百姓津津乐道。要加强生态能源的开发和保护;针对生态休闲的主题,全速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旅行作为发展中心环节,依靠“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潜力资源,做好生态旅行,全力开发并利用当地人文底蕴,逐渐建立本区域发展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马鞍山市北靠南京都市圈,黄金水道贯穿区域,要利用好现有城市发展规模, 增加在长三角经济带发展的影响力,走规模效益之路,加快皖江开发,以科学发展生态发展为指导,使马鞍山市真正成为长江三角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生态城市。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2期)    

美丽中国视野下的低碳建设

    走低碳发展道路,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要求。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低碳建设,值得研究。
    一、推进低碳建设的时代背景
    在21世纪,气候变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同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程度密切相关,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始于英国,现在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低碳经济的概念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依赖高碳化石能源的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增加,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经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第二,2009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接近美国,预计将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能源资源的快速增长,必然导致温室气体的高排放,产生政治、经济、生态和外交等严重后果。这种严峻的挑战,使得我们必须把发展低碳经济提到国家战略层面来认真思考。
    二、我国推进低碳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
    从我国具体国情看,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一段时间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进程缓慢,在短期内能源效率的提高很难实现。我国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仍停留在“1:5:4”的状态,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题,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一些企业由于技术设备的落后,短时期内难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工业技术水平的落后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面临挑战。
    (二)自主研发能力较低
    我国科技水平落后,自主研发能力有限,这也是我国实现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挑战。低碳技术涉及面广,且难度大,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而我国又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及激励机制,一些鼓励政策名存实亡。低碳技术的研发需要金融系统资本的支持,但多数银行不选择对低碳技术的项目贷款融资,不能满足发展低碳技术对资金的需求。同时,尽管《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却相差甚远。本国研发水平有限,就需要通过商业渠道从国外引进,但成本很高,像中国这样尚未发达的国家是很难承受的。
    (三)社会公众低碳意识淡薄
    低碳经济是新兴起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发展观尚未完全形成,社会公众没有养成良好的绿色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无节制的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塑料制品、开车过程中快速启动以及急刹车等不良习惯都会使燃料耗费增加。社会公众低碳意识的淡薄与缺失,使低碳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增大。
    三、推进我国低碳建设的途径
    走低碳道路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我们应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政策、技术、资金、企业以及人才等方面做好发展低碳经济的工作,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之路。
    (一)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推行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当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煤炭、电力、钢铁等具有较明显“高碳”特征的工业产业,要避免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我国需要加快推进低碳产业的发展,打造新的低碳增长极,逐步减小经济增长对重工业发展的依赖,加快发展高效低耗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提高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扶持低碳产业和绿色产品的发展。
    (二)积极研发低碳技术
    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技术是实施低碳经济的保障。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注重科技的创新以及先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同时保护知识产权,应高度重视能效提高技术和低碳技术的重要意义。通过推广并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引领中国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先进低碳技术,同时更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创新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
    我国应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技术储备,加强国际合作,为低碳经济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倡导低碳消费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的产业选择问题,同社会公众日常行为习惯也密切相关,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起绿色能源、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新理念。低碳生活方式就是尽可能避免消费那些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产品,以减少温室气体产生的生活方式。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4年7期)    

提高依法治林水平 建设美丽中国

    我国高度重视林业法治建设,先后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等5部林业法律和《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10多部林业行政法规。各级林业部门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加快形成完备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林业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林业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林业法治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依法治林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为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要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加快建立权力和责任清单,规范权力流程,严格监督方式,促进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加强对重大林业改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升林业行政管理效能。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力度,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维护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和林权权利人的利益。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取消或下放行政许可事项,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后监管,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林业发展活力。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加强内部权力制约和监督,从制度上防止发生权力滥用和违法违纪行为。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及时主动公开重大惠林政策、林业重点投资、财政预算、行政许可等事项,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严格规范林业执法。森林、林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属于典型的公共资源,其中森林具有生长周期长、破坏容易恢复难等特点,尤其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但是,目前许多林业案件并没有得到严格依法追责,有的只是象征性地罚款了事,导致林业违法成本过低。全国每年发生林政案件60多万起,每年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超过200万亩。各级林业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毁林、乱捕滥猎和毁坏湿地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深入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权责一致、精简统一的执法机构。加强林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执法权限法定,严格规范执法程序、量化行政裁量标准,确保执法到位不缺位、尽责执法不越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合理分解执法职责,建立执法责任追究机制,避免执法推诿和不作为现象,做到权责一致、有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水平。实行执法资格管理,严格持证执法。依法妥善处理涉林纠纷,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第三,创新完善法律制度。林业部门将着力推进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条例等的修改制定工作,建立适应林业改革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切实发挥法律法规对林业建设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在制定林业重大发展改革规划、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统筹考虑林业法律法规制度设定问题,及时提出立法建议,坚持在林业法治下推动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制,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着手建立完善林业立法后评估制度,开展林业法律法规成本效益分析和实施情况评估工作。探索建立县级以下基层林业立法联系点制度,简化民意上达环节,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确保林业法律法规制度“接地气”,全面提高林业法治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四,全面提升法律素养。目前,全社会还没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遵守林业法律法规、保护生态资源的自觉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个别地方甚至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政府和法人仍是侵占、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主体。各级林业部门将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为契机,全面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制。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运用多种形式加强林业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社会公众对林业法律法规的认知,提升运用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法律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健全林业法制工作机构,加强林业法治队伍建设,探索林业部门法律顾问制度,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优的林业法治队伍。
(《紫光阁》  2015年11期)    

实施生态修复 打造美丽中国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我国战略布局从原先的“四位一体”扩展到“五位一体”,不仅是生态建设意识的增强,更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践行。从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对生态建设的寥寥数句,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用整整一个篇章来进行全面叙述,这其中的变化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肯定近年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更为后期的具体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态修复,改变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使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
    (二)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犷型发展方式为主,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党中央从全局战略高度出发,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生态问题得到重视,生态恶化趋势有所缓解,但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仍然严重,因此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刻不容缓。
    由于我国生态修复工作起步较晚,成功案例相对较少,技术经验推广性不强;同时我国生态修复理论基础薄弱,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修复流程,从而对我国大面积开展生态修复造成阻碍。鉴于此,本文在对生态修复理论知识进行全面介绍的同时结合典型性案例,分析总结生态修复开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二、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一)国外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生态修复的研究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当时的采矿业和地下水开采造成了大量环境受损。因此,最初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工作自然地集中在开矿后废弃植被的恢复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类生态系统的日益退化以及环境问题的加剧,不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研究和实践更加受到重视,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的生态恢复工程。
    目前,国外生态修复学取得了广泛的研究成果,尤其在采矿、地质灾害及重金属污染等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下,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退化以及自然恢复的机制等方面。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的较早且比较成功,他们注意修复土地生产属性和土壤功能,生态修复技术比较先进,理论研究比较深入富有成果。此外,加拿大、日本、匈牙利等国家在生态修复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
    (二)国内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随着国内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现象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有关学者专家开始深入研究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干扰大自然以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所引起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的问题。经过近六十年的研究,国内的生态修复研究从过去小块试验性土地恢复到范围较大的区域生态修复研究,从单一的修复技术、修复模式进行研究发展到多学科、多领域共同综合性研究,从实践性研究发展到现在理论探讨与实践试验并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三、生态修复概论
    (一)生态修复概念
    生态修复是指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通过生物、生态、工程的技术和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优化系统内部及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流动过程和时空次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的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原有乃至更高的水平。
    (二)生态修复的学派和路径
    总结我国近六十年的实践经验,目前生态修复存在三种学派。
    第一种是生态修复的有为学派,他们对生态建设持积极有为的态度。他们提倡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修复和建造生态系统。这种路径的实施虽然使工程区植被有所恢复,但往往没有认真考虑如何利用植被资源。因生态负荷集中在非工程区,这样做可能加快那里的水土流失。单靠这种路径难以摆脱生态退化的情况,难以真正实现生态修复。
    第二种是生态修复的无为学派,他们认为生态修复主要需要依靠自然修复的力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只能起干扰破坏作用。目前该方法在退牧还草工程和一些省区全面禁牧的生态恢复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种是生态修复的和谐学派,他们既承认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作用,也承认自然修复的力量,通过结合前两种方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这个路径首先要全面认识生态系统,包括人、植物、动物,耕地农业、草地农业和林地经济等人类活动;其次要全面认识到人类活动的作用。不仅要修复生态,还要建设生态经济,在生态改善的同时适度地科学利用植被资源;在综合治理的布局上,生态负荷应相对分散,减轻局部生态压力,全面协调农林牧业,科学利用植被资源和土地资源。
    四、生态修复案例及分析
    (一)门头沟案例介绍
    北京市门头沟区作为我国生态修复的试验田,在短短七年的时间,从原先依靠煤炭开采的重污染地区,逐步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门头沟区北京城起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但由于长期的开采,使得该地区地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整体景观严重破坏。造成生态破坏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14%。自2005年开展生态修复以来,门头沟区及时制定了区城镇公园超过40个,全区森林覆被率达到37.3%,绿化率达到58.8%,人均公共绿地21.6平方米。过去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的门头沟区成为生态和谐、环境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态新城,门头沟区也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国家卫生区。
    (二)门头沟案例分析
    1.产业创新
    门头沟区结合自身情况,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构架出新型的生态产业。生态修复系统由“自然生态修复示范产业、人文生态修复主导产业和经济生态修复引导产业”三大部分构成,三大系统互相支撑,协调发展,建立了一条生态发展产业化道路。
    自然生态修复示范产业主要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农田生态保育示范和湿地生态建设示范三大体系构建。人文生态修复产业主要围绕观光度假、乡村旅游、健康服务和人文关怀四大主导性产业体系构建。经济生态修复产业主要围绕产品物流、市场交易、技术培训和建设咨询四大引导性产业体系构建。
    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出具有门头沟特色的人文内涵。改变人们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地区经济发展。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让人民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
    2.技术创新
    门头沟区作为我国生态修复的桥头堡,可以说他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之前没有任何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去攻坚克难,解决面临的一个个难题。摆在他们面前的其中一个难题就是碎石带上种植树木。他们通过碎石缝隙倒入不同浓度的泥浆,在泥浆中加入营养成分,再种植上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该泥土各组分的容积比为:基质100~1000份、营养添加剂1份,有机肥加入量为基质和营养添加剂总体积的1%~10%。用这项技术修复的山路边坡,成长起来的各种灌木已经覆盖了碎石带使公路边坡植被的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林木覆被率达80%左右。
    笼砖裸岩生态修复技术也是一大创新。绿化笼砖和生态箱都采用先让植物在砖上和箱内正常生长,并辅以保水措施,然后把笼砖和箱体固定在裸露边坡表面,从而达到生态修复。
    (三)鄱阳湖案例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流域总面积1.622×105km2,在江西境内面积为1.571×105km2,占流域总面积的96.9%。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山区丘陵和湖泊湿地开发过度,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自然灾害频繁。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修复受损害的生态系统,江西省以“江西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工程”为载体,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四)鄱阳湖案例分析
    1.科技驱动
    鄱阳湖生态修复过程中曾经走过弯路,但是随着科学化理论不断深入,科技已经引领鄱阳湖走出了一条新路。
    修复鄱阳湖生态,就必须治理好周边诸多养猪场粪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绞尽脑汁,终于想出解决办法。他们采用厌氧处理、活性污泥降解净化、人工湿地沉淀的生态处理模式。将收集的粪便经过抽干、压缩后,粪干存入仓库保管,粪水注入厌氧反应器。在这一过程中,粪水变成废水,同时产生沼气,沼气用于发电,实现能源全部自给,废水流入活性污泥降解池。污水沉降之后变成净化水排出池外,进入梯级人工湿地层层净化,然后流到山脚下的大水塘,再经过一两个月的沉淀,最后流入下游供农业生产。经过科学治理,如今该养猪场已成功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在南昌大学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工作人员指导村民在水边种苏丹草,既可恢复湿地植被,还可用作鱼饲料;在水塘中种野菱、茭白、莲藕等经济作物,既增加农民收入,又可净化已富营养化的水体;在斜坡地上种南荻,不仅可提高河湖蓄洪能力,还能改善周边地区气候环境、净化水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一天一天过去,荒芜的滩涂再次布满绿色,湿地再次回到村民身边。
    2.遵循规律
    遵循自然规律是生态修复鄱阳湖的根本。科研人员为了修复受损害的生态系统,首先通过大量调研找出鄱阳湖湿地植被的生态学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探寻修复生态系统的途径。
    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水位消落过低、持续时间延长,丰水期时间维持较短,水淹期不足3个月,枯水期地下水位较低,已失去发育湿地植被的生态水文条件。科研人员结合上述规律,经过3年的修复与护理,在人工保护下退化洲滩植被初步实现自然修复,植被覆盖度达90%以上;形成了岸沟保护带,积水洼地的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生长良好。
    五、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民心,人民越来越重视自己生活居住的环境,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也高度重视,我国生态修复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制度建设滞后
    制度建设作为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一环,目前仍未得到必要的重视。在政策法规方面,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但是配套制度仍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强。涉及被破坏土地修复后的土地产权、使用性质方面等问题,仍没有相应政策出台。
    因此,我国在后期生态修复工作中,应该加强调查研究,深入重灾区,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注重政策的配套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执行力,为生态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的资金投入全部来自财政收入,这样不仅增加地方政府负担,更加制约了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由于很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资金捉襟见肘,能用于生态修复的更加有限,这使得很多地区不能及时开展相关修复工作,进而生态问题进一步恶化。
    政府应该采取税收优惠、金融支持、财政补贴等方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生态修复工程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在带来资金的同时,可以为整个生态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活力。
    (三)理论基础薄弱
    生态修复工程涉及多个学科,如: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多领域,如工程领域、人文领域、经济领域。由于我国地缘辽阔,是世界上涵盖生态系统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也造成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甚为复杂。而我国从事相关生态修复的研究人员数量相对较少,造成理论研究发展相对缓慢。由于理论知识缺乏,造成一线生态工作人员不能合理有效的开展工作,不能及时的将成功案例加以推广。
(《学理论·中》   2015年1期)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