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特色馆藏 >>2014全国“两会”  

报 告 解 读

数字解读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增速7.5%左右:充分的改革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略低于2013,仍处于合理区间。有合理的经济增速,才有充分的改革空间。上下限合理区间的宏观管理方式是一个创新,保持宏观政策定力十分不易。在潜在增速下台阶,金融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不再频繁改变政策,而是使用预调微调的办法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物价3.5%左右: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
    全国物价数要稳住,不同群体对物价的不同承受力要关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因素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
    外贸增长目标7.5%:创近十年新低
    连续两年下调(前两年分别为10%和8%),创近十年新低。客观原因,外部贸易再平衡,内部出口竞争力下降,导致连续两年未完成目标。主观原因,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
    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开发更多就业岗位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
    赤字1.35万亿:财赤国债规模双增长
    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9500亿元,由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而有所增加,但赤字率稳定在2.1%,体现了财政政策的连续性。
    M2增长13%:不放水、不刺激
    M2目标连续两年13%,货币政策延续稳健基调。我们反复强调宏观管理思路已从“挖坑放水”向“开渠引水”转变,近期的正回购不代表政策转向紧,前期的逆回购也不代表政策转向松,核心逻辑是保持政策定力,不放水、不刺激,“保持松紧适度”。
     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今年将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再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向贫困宣战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行情 专区)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巩固全民基本医保
    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行情 专区)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
    3个1亿人: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3产能过剩行业淘汰目标:决不反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淘汰钢铁(行情 专区)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能反弹。
    保障房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
    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保障
    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

(新华网  2014-03-05)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民生热点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涉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多方面改革,都是从与人民群众利益最直接相关的领域改起,实实在在列出了“红利”分享清单。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报告摘录: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
    解读1:推进医改勿盲目求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秘书长赵平认为,医改的核心问题就是医疗体系、保障制度的改革能否成功。我们调查一些省份发现,对于医改的推进,公众的积极性很高,部分试点也取得了成功经验。
    但局部成功的经验在推广时要慎重,比如某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全面推广就必须慎之又慎。很多政策在推行时一定要考虑国情,不同地区可能因为自身具体情况并不适用一些成功经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医改的最终成功取决于稳步推进。
    解读2: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高炜表示,医改的道路一定很艰辛,目前没有特别成熟的他国经验可以借鉴。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同,单单依靠出台政策法规,就期望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非常困难。
    在制定医改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施行效果、受众等因素,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只有这样,医改才能在稳步推行中获得实效。
    解读3: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医改
    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是关乎民生的重大工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医疗服务仍由公立医院承担。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医生编制和医院分级机管理体系均基于现有公立医院系统。全面深化改革牵涉到多个体系的调整,以及众多监管机构的职责变化,难度及压力十分巨大。
    郭广昌建议,应该吸引、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医院改革,并给予宽松的政策环境。在当前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背景下,探索将公立医疗的技术、人才等核心资源与社会资本对接,完善社会医疗服务体系,应该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国将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报告摘录: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
    解读1:并轨需先建设城乡养老保险信息平台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国务院2月份就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养老保险方面的规定表明我国在养老金制度建设方面的路径是清晰的,即提高统筹,逐渐实现并轨。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并轨目前仍处于顶层设计阶段,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做的正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杨燕绥说,整合城乡养老保险,从横向加强了养老金制度的建设,包括统一养老金的经办机构、信息系统和待遇调整机制。只有实现城乡养老金信息自下而上的集中,建设好基础平台,才能最终为养老金并轨铺平道路。
     杨燕绥表示,一旦完成职工基础养老金中央统筹的工作,即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铺平了道路。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可看出,今年将可看到城乡养老保险基础制度建设方面的成果。
    解读2:养老金调整需制定“时间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国人大代表辜胜阻认为,从长远来看,要消除企业与公务员、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养老金双轨制改革。
    辜胜阻建议,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推进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养老金的筹资水平和方式,通过增量改革和结构调整来推动制度完善;另一方面,要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科学、细致地对养老金调整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保障老年人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
    重拳治污 实行区域联防联控
    报告摘录: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解读1:公众应积极参与环保监督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谢绍东指出,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除了政府和企业不断发力外,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
    因为某种程度上公众也是污染源,应该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自主减排,比如重污染天少开车等,并积极参与环保监督。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或许意味着政府下一步将建立公众参与的制度体系。
    解读2:缓解“十面霾伏”需对症下药
    全国人大代表辜胜阻认为,保障呼吸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雾霾面前,各地都无法独善其身。”辜胜阻建议,缓解“十面霾伏”需要从构建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长效机制,科学研究雾霾形成原因对症下药。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尽快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联动机制,统筹环首都城市群建设和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构建大气污染治理的示范引导机制,多渠道扩容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促进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等方面多管齐下加以解决。
    让孩子有公平发展机会
    报告摘录: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解读1:综合配套改革才能真正解决教育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李一飞对记者表示,最关心教育综合配套改革,“配套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也不能就教育而教育,只有全社会和政府各职能部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解决教育问题”。
    李一飞说,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认识程度有很大提高。
    同时,李一飞也表示,基础教育最有用的东西应该是常识,“基础教育就是无论哪个学科都是打基础的。不要让中小学变成大学,大学变成不学”。
    解读2:教育要管、办和评价单位分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分依然延续了公平和均衡的主题,新增加深化教育的综合改革。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期望值是逐年提高,而且更加细化和具体。
    储朝晖说,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由政府包办的教育体制”。这种情况下,学校很难依据正常的教育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评价,而让管、办和评价单位分开,这实际是综合改革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报告摘录: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
    解读1:房地产税和房产税有区别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认为,房地产税和房产税有区别,涉及到整个房地产税收体制,包含的范围更广,涉及到房地产市场的生产、交易和持有等方面。
    解读2:将放缓房产税出台的步伐
    北京理工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周毕文认为,立法将放缓房产税出台的步伐。制定法律应涉及地区差异、历史差异,对初级财政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在制定税法过程中,应注意划清边界,避免重复征税。希望房地产税征收可以有效弥补土地招拍挂的不足。目前土地招拍挂是将土地费用一次性征收,加大了今后政府财政收入的压力。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  2014-03-06)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爬坡过坎,新坐标在召唤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直接向部门利益开刀,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不断推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显示出本届政府下定决心“自我革命”。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报告提出,进一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1/3。高培勇认为,减少专项转移支付这项改革直接向部门利益开刀,体现了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体现了改革发展取向,符合时代要求。
    “‘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基层政府无法统筹使用,不能把钱用在‘刀刃上’办大事,影响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高培勇认为,专项转移支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专项转移在转移支付总量中的比重过大,违背了政策的初衷。
    高培勇认为,“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1/3,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是一个很好的改革目标,但要防止在执行中出现走样,就是表面上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了,但实际上是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得以减少的,用表面的变化掩盖了实质的固化。“比如某部门管着五项专项转移支付,现在要减少,他们合并一下,就把原来的都保留下来了。因此,减项目和减规模一定要齐抓共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研究员张小济:以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
    张小济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目前已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比如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至于哪些行业列在负面清单中,可以后续逐步减少。
    从上海自贸试验区本身来讲,全国人大授权地方突破现有法律法规,试行市场准入开放,对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意义重大。但现在来看,市场准入开放又遭遇“边境后壁垒”,涉及更多相关法律法规。建议扩大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法律法规授权,提出市场准入障碍所涉及法律法规条款清单,由相关部门及时加以修订。
    “中国已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张小济说,发展服务贸易业,引进更多优势服务资源,可以促进国内服务业的竞争和整合,带动国内产业向微笑曲线两头延伸。目前我国的服务外包,虽然不少属于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但相对传统货物贸易,环境压力小很多,也应鼓励发展。
    张小济表示,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非常必要。原来,一般性境外投资项目要核准,说白了也是审批。企业对外投资先要做可行性研究。其实,可行不可行,企业自己非常清楚,再审批会浪费效率。实行备案制度后,企业“走出去”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更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增强内需的主引擎作用,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稳定经济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拉动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将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576亿元,并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有利于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改善投资结构,补齐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
    与此同时,报告提出促进信息消费。赵弘认为,这体现了我国经济政策的与时俱进。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28%。信息消费不仅成为拉动内需的新热点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也将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成为调结构的新亮点。
    “信息消费将对居民工作、生活产生变革式影响。”赵弘说,目前个人信息消费领域,信息消费的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快速发展。
    赵弘指出,个人信息安全、金融支付安全、网络诈骗等信息违法犯罪现象也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建立信息消费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华中师范大学减贫和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陆汉文: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2013年我国减贫1650万人,今年减贫目标定为1000万人以上,是否有点保守?“这个目标符合扶贫开发工作规律。” 陆汉文指出,扶贫有个规律:扶贫标准确定之后,每年减贫规模会递减。2011年中央将扶贫标准从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上调到2300元,当年减贫规模高达4329万人,但2012年递减到2339万人,2013年降到1650万人。
    “新目标既考虑到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目标任务的需要,也考虑到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等问题。”陆汉文认为,新目标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一方面,扶贫开发将进一步加力;同时,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宏观层面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微观层面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这将强力推动减贫工作更高效率地深入推进。”
    报告明确,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重要方式。”陆汉文认为,下一步还要花更大的力气转移培训劳动力等,增强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加快增收脱贫。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人的城镇化”最关键,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三个1亿人”的目标: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李铁认为,这一提法突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即人的城镇化,找准了未来工作的着力点,有助于提升城镇化质量。
    李铁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到53.7%,但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短板”。比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部分城市存在棚户区、城中村等问题,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人口大跨度流动,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等。
    “这些问题不解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一句空话。”李铁认为,让进城农民早日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当务之急是尽快将“三个1亿人”的目标细化,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和综合承载力,合理设定任务指标,以早日形成“硬约束”。同时,还需做好配套政策,既要从财税、社保等方面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增强流入城市吸引人口定居的动力,也要从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给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更多支持,让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落后产能必须强制刹车,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
    陈剑认为,报告关于节能减排的表述,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淘汰的落后产能量大,规定的指标任务高于以往。以钢铁为例,2012年全年淘汰钢铁为2015万吨,2013年只有1044万吨,而这次达到2700万吨。二是措施给力。包括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严控新上增量等等。
    “淘汰落后产能之所以困难重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淘汰落后产能的能力较弱。淘汰落后产能必须理顺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使环境、资源等外部性成本能够进入企业的成本函数,使落后产能无利可图。”陈剑认为,之前相关政策在一些地方未见成效,一是市场有需求,在利益驱动下,顶风继续生产在所难免,二是相关部门整顿乏力,措施不够坚决。
    “不能上面年年出禁令,下面年年能开工。”陈剑认为,淘汰落后产能,一是需要重新进行产业布局。通过重组提升企业的装备、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区域的布局调整和升级改造。二是进行节能减排专项治理。督促每个企业环境治理设施一定要上到位,实现在线监控。同时也应当对各级地方政府实行问责制,对执行不力者严厉问责。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社会建设要举措更给力,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报告进一步提升政府对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参保(合)人员补助标准,由2008年的人均80元,升至今年320元,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曾益新指出,深化医改以来,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合)人数在2011年底已经超过13亿,覆盖率几年来保持在95%以上。
    曾益新认为,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上升至1000个,将全国半数以上县市纳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农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决心。
    “报告关于人口计生政策,首先强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曾益新认为,当前,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压力不会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改变,决定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对于报告提出的落实单独两孩政策,曾益新认为,稳妥有序实施该政策,应注意五方面事项。一是遵循基本程序,科学制定方案,依法启动实施。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三是做好再生育服务工作,简化审批程序。四是控制政策外生育特别是多孩生育。五是做好各地出生人口的动态监测和预警,确保生育水平不出现大的波动。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理事长孟晓苏: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在政府加强对低收入甚至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的支持力度同时,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淡化以行政手段为主、一刀切式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也逐渐清晰。”孟晓苏认为,可以预见,今后楼市政策将会更加突出长效、稳定、注重实效的特点。
    “我们曾忽视保障房建设,造成低收入者也只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房,他们不买房就得‘蜗居’,买房则变成‘房奴’。”孟晓苏说,在本届政府上任以来,特别是在去年10月政治局第十次学习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在过去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强调保障房开工、竣工数字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投融资机制和供给,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等,每一条都针对当前保障房建设管理遇到的核心问题,即资金来源、入住率和后续管理等。
    孟晓苏认为,在我国,城市住房的30%左右作为保障房比较适宜。根据规划,我国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这是一个适宜的目标。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用硬措施夺回绿水蓝天,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齐建国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让人倍感振奋:一是态度坚决、前所未有;二是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如提出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三是将改革与行政管理相结合,既强调短期措施的实施,也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
    齐建国认为,如果今年我国保持7.5%的GDP增速,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将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治理污染的关键不是能源消耗总量控制,而是清洁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利用。这是一种在动态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和办法。
    “措施的力度更大。”他认为,在节能减排方面,报告提出了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等措施,如“提前1年完成淘汰落后钢铁、水泥产能等任务”,由原定的5年变为4年,时间表更为具体。
    “提出了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治理为突破口,这是一种短期举措;提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这些则是长效机制建设。”齐建国认为,在向污染宣战方面,目前的制度和机制创新,做到了长短结合、主次分明。

(《人民日报》  2014-03-06)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